【IDT】李小云:非洲能实现工业化吗?
这是第 377 篇文章
作者丨李小云,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中国南南农业合作学院名誉院长
赛博拉(Suabra Nanozi)女士是乌干达人,今年28岁,是3个孩子的母亲。她本来要带我去看一看乌干达乡村的情况,见到她以后,她说可不可以去看看她的business,我说当然好啊。
她带我来了到她住的地方,在乌干达首都坎帕拉郊外的一个村庄。村庄在一片山坡上,进村的路是土路,可以想象雨季的时候是很难通行的。她的家有一个院墙,很像中国人的那种有大门的院子。推开大门,院落非常整洁干净。
她告诉我,除了她住的3间房子,剩下的3间房都是租来的。
我不太明白,在她自己的院子里为什么会有租来的房间?
这3间房每间大概只有不到10平米,每月租金相当于100元人民币。
我非常好奇,她的business究竟是什么呢?
她首先带我参观了第一个小屋,她说她雇了10个人,2男8女,主要生产各种类型的清洁液。
我非常惊讶,问她是哪个大学毕业的?
她说是马凯雷雷大学(Makerere University)。马凯雷雷大学不仅是乌干达最大的大学,也是非洲最早的大学之一。
我问她是不是学化工的?
她说不是,是学伊斯兰历史的。她关于清洁液生产的相关知识是通过一个NGO的培训获得的。她租用的小房间分别用于备料、混合和分装清洁液。
在介绍完了以后,她说,李教授,我特别希望你能帮我筹集一点资金,我希望扩大生产。
我问她需要多少钱,她说的数字大概相当于不到10万人民币。
我问她,你们的政府部门有没有类似支持企业创业的项目?
她说没有。我问赛博拉女士,你的business有市场吗?
她说,因为所有的学校、家庭都有防止肠道传染病的需要,所以市场很大。
我又问她,原料从哪里来?
她说原料很方便,都是从南非进口,可以按照不同配方生产不同类型的清洁液。之后她又向我展示了她买到的中国江苏省生产的电子搅拌器。
图4 徐冠巨先生
对于中国和非洲这样的并非原发工业化的国家而言,推动工业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当讲到自然环境影响的时候,我们容易落入环境决定主义的怪圈。当我们强调工业化在西方取得成功、而后又主要在东亚取得成功,而非洲没有取得成功的时候,我们又不免涉嫌具有种族主义色彩的文化决定论的悖论。我不愿意按照政治正确的原则去预设我的观点,很显然,在过去十年中,埃塞俄比亚和卢旺达所强力推行的国家工业化以及如尼日利亚等很多非洲国家的发展让我们对长期处于悲观状态的非洲工业化有了新的认识。我从1991年第一次踏上坦桑尼亚到现在快30年,特别是从2007年到现在,我目睹了达累斯萨拉姆的巨大变化。但是这一变化是一个欠工业化的发展,大量的年轻人从农村流落在城市,缺乏就业。高达数十年之久5%以上的GDP增长并未极大地增加就业和减少贫困,这也是很多高经济增长的非洲国家的普遍问题。如果农产品不能大规模商品化,农业就没法增加就业,如果没有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的制造业或服务业,多余的劳动力就找不到工作。马云的奇迹对于非洲的意义不同于比尔盖茨,马云是一个贫困的国家个人努力的成功案例。这也许是非洲朋友看中他的一个原因,但是非洲的朋友也许更希望马云先生能带给非洲一个跨越工业化奇迹。当我目睹很多像赛博拉女士那样怀着创业梦想而步履艰难的状况时,我对于这样的奇迹会不会发生深表怀疑。工业化归根到底是由不同类型的微观创业叙事而构成。西方工业化从英国开始,就是从个人创新发明的活动逐渐成为企业,创造出了新的需求和市场。同样,中国当代的工业化也从来没有离开过那些大大小小、不同类型的个人创业的故事。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是通过成功的工业化得以发展的国家却不多。新加坡成为发达国家是得益于全球化条件下的贸易和金融。韩国算是第一个通过完整的工业化成为发达经济体,当然还有中国的台湾。其后则是中国大陆和正在跟进的越南、柬埔寨、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总的来说,这些国家大部分还没有进入到发达的阶段,还在工业化过程中。不同的国际组织、大量的发展经济学家都在为非洲工业化出谋划策,其实只要到非洲的基层工作,就会感觉到那些大的工业化战略和政策很难在微观上支持像赛博拉女士这样具有企业家精神和素质的人变成真正的企业家。这就让我想起中国80年代的“星火计划”。“星火计划”是一个支持农村企业技术创新的计划。那个时候,我在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工作,与当时的国家科委的同志接触很多。当时,我对乡镇企业和“星火计划”的意义完全不了解。30多年以后的今天,我面对很多像赛博拉这样的非洲年轻人的时候,我才明白了国家支持工业化政策、劳动力转移、经济社会转型这些名词概念的真正含义。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工业化的主要动力实际上是内生性的,特别是是那些大大小小的民营企业家的成长,因为大规模的外资进入中国主要是90年代以后。
我开过一个玩笑,最有资格讲中国发展故事的是中国的农民,那些带着家人和亲属出来创业的安徽人,浙江人等,以及中国的企业家,还有中国的官员。如果赛博拉女士在非洲最终也能够成长为像徐冠巨先生一样的企业家,那非洲的工业化才算是步上了真正的轨道。
近期活动
相关阅读
【IDT】南南合作和三方合作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气候变化缓解
【IDT】从国际援助机构功能角度看中国对外援助改革应突出的几个方面
【IDT】非洲发展型国家的建设?政府与私营部门发展之间的关系
【IDT】 从“铁幕”到一带一路——捷克1989年以来经济转型发展之路
【IDT】 坦桑归来话坦桑(三):坦桑尼亚地方政府设置和人员配置
在国家相关部委和国际发展机构的支持下,学院作为高校国际化业务平台,旨在利用中国农业大学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学科优势和资源,基于其在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长期工作基础之上,在农业领域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和新型南南合作的落实。新学院四大业务板块为:新型发展知识生产、政策对话、人才培养和海外示范。该学院是开放性平台,希望汇聚该专业领域的优秀人才,为一带一路农业合作、南南农业合作的研究、政策和实践提供智识支撑。